慈慧事业
红门典故
当前位置:首页 > 慈慧事业 >> 红门寺投资 >> 红门典故

《兴唐传》中的罗成与红门寺

    红石砬,位于敖汉旗金厂沟梁镇罗洛营子村西北处。站在老宝线公路上,远远地向北眺望,那里只不过是一溜红色石头崖,在很多人的想象中,并无什么奇特之处。

    这里为啥叫红石砬呢?当地老乡告诉我们,因为小屯群山环抱,绿树掩映,景色迷人,更主要的是屯西有一石崖,酷似雄狮,呈酱红色,原称红狮崖,久而久之,人们叫白了,就称之为红石砬了。

    其实跨入石狮门,观山阅景才刚刚开始,更多的景致还在里面,犹如大幕徐徐拉开,好戏还在后头哩。于是,我们离开这里,顺着坎坷不平的河道和蜿蜒曲折的山路继续前行。这时,展现在我们目艮前的是一幅幅壮美的景观:奇峰耸立,怪石嶙峋,有的如倚天长剑,有的似劈山之斧,有的如鸢鹰怒目而视,有的似怪兽仰天长啸……,看到这些奇山胜景,我们无不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功所叹服。

    走到近处,身临其境,感触多多,所到之处别有洞天。

 瞧,这座石峦形似笔架,刀削剑劈一般,三座奇峰并列而立,又象个诺大的立体“山”字,笔锋遒劲,荡人心魄,足见造物主粗犷豪放的胸怀和品质。

    这个孤傲耸立的石柱,上面还带着尖,直刺青天,当地百姓称其为“锥子山”,也叫棒槌山,多么形象逼真?

    越往里走,景致越特别:石崖高矗,陡峭林立。 再向北走,这里便是一片开阔地,据说隋唐时期,一幢金壁辉煌的寺庙就座落在此处,名叫“红门寺”。瓦岗军首领罗成大破红门寺的传说就起源于此。

    当地农民向我们进述了罗成大破红门寺的故事。

    罗成平冦的传说,说的是隋唐时期,红门寺这里以及与这里南距数十里的大青山各盘踞着一伙强盗,这两伙强盗遥相互应,狼狈为奸,抢男霸女,为害百姓,害得大青山南北两地的民众不敢过山往来,使大青山成了断亲山。亦害得红门寺的僧人不能住寺诵经 ,使佛门清静之地成了藏污纳垢的匪巢。行侠仗义的瓦岗寨英雄罗成路过这里,得知此情,便男扮女装,故意让强盗抢上山去,趁其不备,先后灭了这两伙强盗,保住了这一带黎民百姓的安宁,恢复了红门寺的香火从此这里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人们又可安居乐业,过起了太平日子。”这就是《罗成大破红门寺》的一段传说,古书《兴唐传》上就有文字记载。

    这个传说流传甚广,曾被艺人编成鼓词,说唱到关东。于是,这红门寺之名也随之传遍东北。还有传说,罗成平寇后,曾把收缴强盗掠夺的金银珠宝整整装了九缸十八锅,埋藏于红门寺附近。当地民谚盛传:九缸十八锅不在东坡就在西坡。

 

    故事归故事,传说归传说,我们无需再去考证。透过这些传闻,我们仿佛看到当年的烽火狼烟,听到了响彻山谷的阵阵号角,目睹了民族英雄铲除邪恶、除暴安民的,惊人壮举!历史悠悠,岁月峥嵘,红门寺早已不见了,这里只、留下一些残砖碎瓦、一片荒草萋萋的遗迹,当年的一口老井虽已填平,但井口还依稀可见。自西至北依次排列的神仙洞、宰牛洞、水泉洞仍然历历在目。而在水泉洞的正北,高高耸立着一座酷似一弯明月的红峰,人们称它为月牙山气。阴雨连天,烟雾缭绕,若隐若现,朗朗晴日,则轮廊分明,凸兀而立。当地老百姓说:“月牙山顶有一鹰巢,山中常有大蛇出没,侵袭鹰巢,偷食鹰卵。一日,怒不可遏的苍鹰引来若干同伴群起攻之,不料蛇大如蟒,飞沙走石,凶猛无比,鹰中个个不是对手,相继枚击晕成为美餐和腹中之物。危难之际,蛰伏于巨石之下的两只鲲鹏腾空而起,振翅翻飞,盘旋于月牙山上空,当它们发现了目标,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腑冲下来,爪抓嘴叼,掮翅猛打,很快将恶蛇弄成了一堆堆肉泥。旋即高吭一声,扶摇直上,倏而消失在云边天际。”那情景,惊心动魄,村中人描述到亢奋不已。

    如果你登上西面山脊,这里却另有一派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奇景。这儿有块高耸的巨石叫露空石,与其它嶙峋的怪石相比,它只是薄薄的一片,好似一堵高墙,有趣的是中间底部象被人捅开一个洞,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令人不解的是,千百年来,这段山巅‘薄墙’,任凭狂风吹打,依然岿然不动,傲然挺立,形成较大的天然屏障。其中必有巧夺天功的奥秘。

    再向前行,笔架山、棒槌山、骷髅石、蛤蟆石、鹰嘴石等等,依次排列,遥遥相对,维妙维肖,目不暇接;转到此山的东面和北面,还会使人领略到另外一些自然景观:四楞子山、穿山洞、影壁墙、马蹄印、卧骆驼……,且有“石龙过山圈宝地”的动人传说——

    古代传说石龙到这来勘查风水。原来这里是封着的,顺此通过挺不得劲,所以他就在中间捅开了一个豁口,形成了‘石门’。过来看这风水挺好。他说这个地方还应该两狮把门,所以就有下面两个‘石狮子’(两块大石头);还需要一个议事的地方,于是又推出前面的四楞子山,最后,他看这地方风水挺好,风水不能外流,所以决定把它封在里面,在红狮子那个地方,推出个小影壁墙。将水源截住,自古到现在这个小影壁墙往外打井,打20条丈也打不出水,因为水全封在这里了。红石砬人吃水在过去都到这里来拉水。如今,共产党帮助把神泉水引出去了。

    这里的景观分外壮美,瞧,随风摇曳的哈拉海、郁郁葱葱的松树林、鲜花盛开的向日葵、绿中透红的小山枣……给红石砬平添了一抹抹艳丽的色彩。神秘的红石砬,风景这边独好!俗话说,山水是对孪兄弟,有山就有水,山水紧相连。红门寺这里,不仅有汩汩山泉沿石崖潺潺流淌,小影壁墙内还有一眼水量充足的小石头井,这口井,既没有井架,也没有辘轳,但是据当地的村民讲,这口井却很神奇:不论是多么干旱的年景,从来没有干涸过,可以说,这口井里的水呀,是当地百姓的生命之水。然而,令人百思不可其解的是,距此三里之外的红石砬村民组却是个水缺贵如油的贫水区。过去集体时生产队出车统一给各家各户拉水,也有的肩挑人抬往回弄水,往返一次个八小时。人们由此吃尽了苦头。六七十年代,屯里几次选址,钻井队钻了几十丈深都打不出水来。有人说是石龙过山把水给封住了,有人说是陀头僧阴魂不散从中做祟,也有的说是红狮子腿伸到沟底形成石墙挡住了水流。其实据地质勘探部门人员实地钻探证实,这里地下有一经脉分明的石质分水岭,它是由远古时代地壳隆起变化所致,是它阻隔了水流。不管是哪种情况,屯里无水是个严酷的现实。山于人畜饮水问题长期难以解决,很多农产只得举家搬迁到沟外居住,老屯里还遗留着片片幢幢尚未推倒的残垣断壁。

红石砬,传奇而神秘。     (刘 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