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慧事业
红门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慈慧事业 >> 红门寺投资 >> 红门资讯

内蒙古商报:龙祖玉源 人文敖汉



龙祖玉源 人文敖汉
--敖汉旗迎来文化旅游产业高速发展时代
  敖汉旗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涵盖7大主类,拥有20亚类、50个基本类型、160个资源点。境内有四种首次发现并以敖汉地名命名的史前考古学文化、5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夏家店、城子山、红山等各具特色的文化遗址4000余处遍布全旗。其中,最著名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距今已有8000余年,是我国北方地区发现的一处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兴隆洼文化的命名地,它的发现和命名,将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历史向前推进了3000年,由于该遗址时代早、面积大、保存好,被学术界誉为“华夏第一村”,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1983年开始先后7次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获得大批珍贵的史前文化考古资料,被评为1992年度和“八五”期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列入“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经中外专家学者认定,兴隆洼遗址出土的石龙为中国最早的实物龙,该遗址出土的玉玦是世界上最早的玉器,且是红山文化“玉龙”的前身,因此,兴隆洼遗址被誉为“龙祖玉源”。同时,还在该遗址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黍和粟,以及第一乐器(骨笛)、第一牙医等24个世界“第一”。由于历史、文化、科学价值以及神秘性和唯一性的特点,使该遗址成为极具开发价值和市场竞争力的旅游资源。敖汉旗博物馆藏5000余件(套)历史文化珍品,其中一、二、三级精品文物600余件,在全国县级博物馆中位居第一,被学术界公认为全国文物大旗,是中国北方乃至东北亚地区历史文化研究的中心。文化是旅游的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基于这样的认识,敖汉旗委、旗政府把发展文化旅游业作为转变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旗域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来抓,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精品项目,完善各项设施和服务,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呈现“井喷”之势。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敖汉旗委、旗政府认真贯彻十七大及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定推进“三个转变”、不断加快“三化”进程,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经济发展增长的新亮点,制定了《敖汉旗“十二五”旅游专项建设规划》,出台了《敖汉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意见》,为全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制定了目标、任务和措施。旗政府里成立了以主要领导为主任的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咨询委员会,专门研讨全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2011年初,旗政府召开了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会议,安排部署了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工作,印发了《敖汉旗文化旅游产业重点建设项目任务分解方案》,确定了16个文化旅游产业重点推进项目,明确了责任单位、责任人及项目定位和完成时限。预计到2015年,全旗文化旅游品牌初步形成,项目亮点突出,基础功能完善,全旗年接待国内外游客将达80万人次,年旅游综合收入达到3.9亿元。
  二、合理利用资源,高起点规划文化旅游产业空间布局
  敖汉旗委、旗政府聘请浙江远见规划设计院研究制定了全旗文化旅游产业总体发展规划。按照“保护先行、创意驱动、精品发展、整合发展”四大发展战略,以“华夏第一村”为主打品牌,塑造“龙祖玉源,人文敖汉”主题形象,着力构建“一心三区”的文化旅游格局(即敖汉旗文化旅游发展中心、史前文化旅游发展区、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发展区、蒙古族沙漠风情旅游发展区)。结合全旗文化旅游资源实际,确定了民俗游、生态游、历史文化游、宗教游和休闲游等主题旅游活动,着力构建四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是东线旅游线路。以龙文化产业园为中心,打造历史文化旅游区。积极争取资金,做好大遗址保护项目,依托龙文化产业园区,主要包括中华龙祠、中华龙馆、中华龙墙、龙文化广场和遗址博物馆等项目。开发建设大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二是南线旅游线路。以敖汉温泉城为中心,打造温泉疗养与观光度假旅游区,按照4A级旅游区标准完成规划设计,完成华夏第一村温泉旅游二期开发项目;开发建设青泉谷天然氧吧、青龙山风光旅游区,张履谦“宝善堂”蒙东南辽西地区知名进士府邸文化景区。三是西线旅游线路。以佛祖寺宗教文化为中心,建设城子山以祈福为重点的北方祭祀区、萨仁诺尔和小河沿风光文化旅游区。四是北线旅游线路。以黄羊洼休闲旅游区为中心,三十二连山生态游和响水为主清代皇家游与现代游的民族风情旅游区。基本形成了全旗旅游规划体系,以更新的思路、更高的水平勾画了敖汉旗文化旅游业的发展蓝图。
  三、加大资金投入,强化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敖汉旗委、旗政府为推动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增加了文化旅游资金投入,旗财政每年预算安排文化旅游发展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规划编制、策划设计、宣传促销和节庆活动等。在基础建设方面,优先安排通往文化旅游景区的公路建设,对旅游干线进行绿化美化。完成了小古立吐至青泉谷景区油路建设工程,投资3400万元完成了四道湾子至白斯郞营子50公里三级旅游公路建设。2010年赤朝高速6.75公里出口油路建成通车,改造国、省道旅游道路58公里,新建通村旅游水泥路85公里。为提升全旗文化旅游产业基础设施水平和档次,2003年,旗政府投资1450万元,兴建了惠文广场和文化综合楼,2004年又投资800多万元,建设了新区绿珠广场。同时还先后筹资1000余万元,完成了新惠影剧院和文化馆办公楼建设工程。投资200余万元,对旗博物馆展厅、文物库房进行了扩建,展厅面积扩大为2000平方米。2010年,投资300余万元,完成了兴隆洼遗址保护展示一期工程。另外,敖汉旗生态宾馆正在建设中。2012年将开工建设敖汉旗迎宾北路、内蒙古史前文化博物馆、自然科技博物馆、全民健身馆、体育休闲公园和新州文苑项目。为保障龙文化产业园区用电,实施了66千伏大甸子至兴隆洼、金厂沟梁至阎杖子送变电工程。
  四、制定优惠政策,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敖汉旗委、旗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意见,扶持文化旅游产业加快发展,对大型文化旅游投资项目重点扶持,采取“一事一议”的形式,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国土部门把文化旅游产业项目用地纳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先保证旅游项目用地。敖汉旗文化旅游企业在享受内蒙古自治区加快发展第三产业若干政策等上级规定的各项政策外,旗委、旗政府对于新建的文化旅游产业开发项目(宾馆饭店业除外)免收工程建设期间和项目运营后五年内的一切旗级地方行政事业性收费,建设期间实现税收以及项目运营前五年各项税收地方留成部分全额予以奖励。对于投资1亿元以上的文化旅游项目,除享受上述政策外,旗财政给与50%的贷款贴息或投入政府引导资金。各有关部门在文化旅游产业项目方面,开辟了绿色通道简化了办事程序,提高了工作效率。
  五、大力招商引资,文化旅游产业迈出实质性步伐
  敖汉旗政府大力支持投资开发旅游业,加大融资力度,发布招商信息,制定优惠政策,实行一站式服务。通过招商引资由辽宁客商投资3.4亿元建设了敖汉温泉城,工程于2009年6月开工建设,建设公共面积3.8万平方米,1.7万平方米的主体酒店综合楼已投入使用,公共疗养客房主体完工13栋、710户、4.2万平方米,现已完成投资2.2亿元。与天津国际文化产业集团签订了合作协议,开发建设兴隆洼龙文化产业园区。由山西客商开发建设的黄羊洼生态文化休闲景区,2011年规划建设文冠果基地2790亩,已完成文冠果林木栽植14万株。由北京森泰艺林投资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亿元的红门寺生态文化旅游区开发建设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设计。由澳大利亚客商投资的响水文化旅游区,已完成公司注册,现在正开展前期工作。佛祖寺宗教文化旅游区于2006年开工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占地2600亩,现已完成投资1.3亿元,预计到2025年项目全部竣工。萨仁诺尔、宝善堂、大佛寺、青泉谷等文化旅游项目景区也正在招商和开发建设中。
  六、积极协调争取,推进申遗工作进程
  敖汉旗兴隆沟遗址出土的粟和黍的碳化颗粒标本,距今7700至8000年,是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也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旱作农业系统符合申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条件。敖汉旗委、旗政府积极开展了“申遗”各项工作。2010年,旗政府常务会专题研究了申报全球重要农业农业文化遗产事宜,编制了全旗粟、黍种植规划并组织实施。2011年5月,敖汉旗向中科院项目办递交了申遗报告。为确保申遗工作顺利开展,旗政府将旱作农业系统申遗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成立了由旗政府旗长为组长的申遗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申遗办,配备得力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申遗工作的协调与开展,拔付专项经费,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流程。6月9日,旗政府应邀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北京举办的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论坛。11月份,参加了联合国粮农组织在云南红河州举行的农业文化遗产与旅游发展国际论坛。目前,敖汉旗已被列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主要候选地之一,通过了中国专家委员会的评审。
  七、加大宣传力度,提升旅游形象和知名度
  为了塑造敖汉旗文化旅游产业整体形象,提高旅游知名度,突出整体形象宣传,集中人文敖汉和绿色敖汉旅游品牌。在高速公路、国道和省道等车流量大的道路、路口投资80万元设置了4块大型道路标示牌,突出敖汉旅游品牌。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在敖汉旗实地拍摄《探索•发现》和《敖汉旗文物保护》专题片,借助于央视优势宣传敖汉的文化旅游活动和旅游资源。编写了《魅力敖汉》宣传册、旅游地图等宣传资料5万多册,通过与诸多媒体密切合作,制作专题片和专刊,不断加大宣传力度。每年举办杜鹃花节开展景区摄影、绘画比赛等相关系列活动,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客商和投资者来敖汉投资兴业,参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推动旗域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